“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潘卫东说。

潘卫东在救援途中
潘卫东,1968年出生在义宁镇,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黄港分局局长,3岁时父母离异,他和弟弟跟随母亲生活。1984年, 16岁的潘卫东参军入伍。3年的军旅生活,不仅让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还将严格的纪律、过硬的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为他今后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思想保障和行为自觉。

潘卫东救援被洪水围困老人
2017年,我县杭口镇遭遇山洪地质灾害,24支救援队从全国各地驰援修水,很多公益人士在救援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修水这座城。潘卫东就是其中一个,他和家人自发地给救援队送去了自己做的宵夜。通过和救援队队员交流得知当时修水还没有专业公益救援组织,他十分着急。后来经人介绍,他加入了修水蓝天救援队,成功圆了公益梦。几年来,他积极参加救援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潘卫东在公益组织执行任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打捞落水者100余人,寻找到走失人员20余人。

潘卫东下水救援
2024年2月9日,正值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日子,潘卫东他们接到上奉镇群众求助,一名12岁的抑郁症儿童走失,情况十分危急,他们顾不上与家人的团聚,立即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看着群众渴望的眼神,潘卫东深感责任重大。一名老人“扑通”一声跪倒在潘卫东面前,抓着他的手恳切地说道,请你一定帮我找到孙子!

潘卫东救援被洪水围困儿童
潘卫东深受触动,他当即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帮老人找到孙子。万幸的是21点30分左右,在山下的水田中找到了深陷泥潭的孩子,此时孩子的裤子已经被泥潭困住,被冻得瑟瑟发抖。潘卫东他们顾不上天气寒冷冲入泥潭中将孩子一把抱起,随后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孩子身上。将孩子抱回村里时候,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掌声雷动、村民们热泪盈眶。
当问起公益活动中最难忘的事情时,潘卫东回忆道应该是2021年他组织13人的党员先锋队连夜冒雨去河南洪灾现场支援。当时他心里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触。在转移老人、小孩、孕妇的途中,看到许多需要救助的群众被困洪水,有些人抱木板飘浮在水中、有些人站在房顶,但是由于冲锋舟只能坐5人,只能先把老人、小孩、孕妇这些人先转移,再回来救援他们。回想起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心里一阵阵的难过,因为他心里清楚那些人每多等一秒都是煎熬,每多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但是他却无能为力。

潘卫东和救援队从河南救援回来
大家都认为冲锋在前的潘卫东身体非常健康,其实他在2020年去珠峰拉练过程中,三叉神经受损,经历5次手术都没有得到有效治愈。三叉神经的疼痛被医学界公认为天下“第一痛”,也是目前无法治愈的难题。时不时钻心的疼痛,有时候几分钟、有时几个小时,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疼痛让这个坚强的汉子都忍不住地皱紧眉头。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公益事业,他坚持冬泳、跑步、骑行等日常锻炼,自费学习拿到了国际潜水员证、心理救援咨询师、无人机飞手证、急救证等专业技能证书。

左三为潘卫东儿子
潘卫东的善举不止在公益事业当中,也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播在他每一片走过的土地,救助云南的骑行者、西藏的牧民、山东的大学生等等。在他的影响下,18岁的儿子也参加了公益事业,目前已成为救援队的骨干队员。潘卫东像一道光温暖着需要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播着爱与希望。
来源:修水报
责编:郭诚芝
二审:何 琴
三审:朱修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