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辣滚烫,室外气温超过35度。近日,在修水县大椿乡大椿村东岸片区东岸通过集镇的组级公路上,一位老人正顶着烈日在清除路旁的杂草、疏通路边排水沟……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衫。
“一年366天,老人风雨无阻,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在这条路上,锄草清杂,开沟排水,保路畅通,20年从未间断。”大椿村八组村民程金铭说起老人护路事迹赞叹不已。
今年89岁的吴平生,大椿村八组村民。说起家门口这条路,他情有独钟。2004年底,大椿村东岸片区东岸通过集镇的组级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长2.6公里、5米宽的水泥路,让东岸片区600多村民出行更加便捷。“我们家世代居住在这里,我的6个孩子都是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一家老小受尽了没有公路出行的苦。”吴平生告诉记者。同时,路通的那段时间,他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自己身体可能,就会全身心呵护公路,确保安全畅通。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他就把路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悉心照看,全力呵护,二十年来从未间断。去年底,吴平生在家里下楼梯时不小心摔断了一只腿,在床上一躺就是3个多月,这让他满是焦虑,他担心几个月没有上路查看,不知道怎么样了。当他能够拄着拐杖下床后,就第一时间上路,拄着拐杖,带着锄头、刀具沿路进行查看清理。
今年6月底,因长时间的降雨,使公路两边的排水沟堆满了淤泥,加之气温高、湿度大,路两旁的杂草长势很快,一些杂草遮盖了路面。从7月开始,他就冒着高温酷暑对全路段进行清理。“为了错开高温天气,我老伴每天五点半就出门了,上午十点就回家;下午四点多出门,六点左右回家,虽然每天工作量不大,但日积月累,2.6公里的公路已经清理了将近一半。”吴平生的妻子、85岁的李高菊说。
“在路上除草排水,每天我都很开心,一个人要积善行德,我父母亲一生都爱做好事,他们分别活了97岁、96岁。我要向我的父母亲学习,多做好事、善事。我妻子很支持我,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用我做。清除杂草,疏通排水沟,既可以保护路面安全,又使过路的群众方便,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吴平生说。
来 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实习编辑:胡炜智
责 编:周 保
审 核:金三红
监 制:罗正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