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生态牌:做优做强修水品牌优势

打生态牌,就是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引爆,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监管,积极打造历史人文游和生态休闲游——

打生态牌:做优做强修水品牌优势

○ 本报记者朱修林

2013年 11月 11日 

  市委书记殷美根指出,修水山清水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古色、绿色、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定要保护好、巩固好、发挥好生态优势,通过做优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打造生态高地。

做优生态农业,全力提升传统产业

  要围绕一片叶(宁红茶)、一把土(高耐热瓷)、一根丝(蚕桑丝绸)等传统知名品牌开展招商。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高、辐射强的加工项目。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项目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精炼山茶油、化红(桑茶)饮料、茶叶、蚕桑、黄羽乌鸡、杭猪等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江西南洋茶业加工、宁红集团、山谷香粮油加工、国鸿屠宰加工、桑茶饮料和江西华昂精炼山茶油等项目做大做强。支持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造自己基地或以合同、订单形式,建立“公司+基地”生产经营模式,使基地规模和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升市场份额,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茶叶、蚕桑、药材、花椒等优势农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会,提高宁红、双井、神茶、绿冬丝科、万顺特艺、裕发河粉、养蚕人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空间,为农产品加工业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推动我县传统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按照“山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总体思路,加大与意向旅游投资项目的对接力度,将大的旅游项目作为“引爆点”,打造旅游品牌。要坚持规划引领,通过《修水县文化旅游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在五年行动计划的前提下,再科学编制好具体旅游项目规划。要坚持项目引爆,以县城为重点,重点规划建设好温泉度假中心、老城改造、双井进士村、修河生态旅游、陈寅恪文化公园、仙姑山宗教文化景区、军旗广场、杨家坪森林景区等项目,着力打造十里修河和五梅山两大旅游板块,做到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高要求,把项目做成景点,把县城做成景区。要坚持要素整合,旅游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文化、餐饮、交通、商贸等旅游资源,把潜在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致力于打造“看点”农业,促进多元化发展,提升自身观光农业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经营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让游客到修水真正感到“有游头、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要坚持做好包装推介,着力申报创建4A级景区景点,提升我县旅游整体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打击破坏环境行为

  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健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扩大生态公益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要加强矿山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滥挖现象,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国家明令禁止、关停、淘汰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落后的生产工艺、产品和项目不审批、不立项、不发营业执照。要加大废气排放监管和治理力度,加强重点行业管理,确保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可控范围。要围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采用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系列措施,加大对全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及时曝光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报道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社会导向。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结合国家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宜居县城、省级森林城、省级生态县等创建活动,坚持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延伸到农村、社区和学校,全面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作者:修水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