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三联三共’抓落实、提效能、促发展”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水源乡坚持把“板凳议事”设在群众家门口,乡村两级干部一起下沉,改变以往群众上门反映问题的传统方式,变被动“挂号”为主动“问诊”,同坐一条板凳,齐议一个难题,合办一件实事。
“小板凳”上问民需 ,倾听群众声音“有温度”
“水渠要修得好,多用水泥”“机耕道得扎实,得跑得了农用车”这是南边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板凳会”现场。水源乡始终围绕“群众关注什么,板凳会就聊什么”,通过“板凳会”干部主动找群众解决问题。现场不设主席台,干部和群众同点一盏灯、同坐一条凳,让群众放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胆地说真话、讲实情。在场干部及时记录好群众声音,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上去,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小板凳”上集民意,制定工作方案“有深度”
“村规民约应直接提倡0彩礼”“违反村规民约的应该张榜公示”这是水源乡梅田村商讨制定村规民约的“板凳会”现场。为制定好新时代村规民约,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水源乡坚持“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群众聚在哪里,“板凳会”就开到哪里,最大程度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集群智、策群力,村规民约累计修改16次,由原来制定的10条扩充到12条。
“小板凳”上解民忧 推动工作落实“有力度”
“我们学校没有冰箱,中午的饭菜到了晚上就变味了”“学校体育健身器材严重缺乏”这是水源乡石泉小学师生“板凳会”现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乡党委政府得知后,立即在全乡发动“助学一日捐”活动,累计收到“特殊党费”3400元,社会捐助物资及资金23400元;为石泉小学捐献空调、冰箱各一台,篮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20余套。
“板凳会”并不仅仅是开会说事,更重要的是化解邻里纠纷、倾听呼声想法、为民解忧解难。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召开“板凳会”75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条,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矛盾8条、地灾建设纠纷12起。 下一步水源乡将继续以“‘三联三共’抓落实、提效能、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板凳会”,让“村民跑”变“干部来”,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编辑:朱金平,审核:李家丰)
来源:水源乡人民政府
责编:胡 兰
审核:何 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