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无时限 奋斗无止境
今年是我转岗做记者的第五年,回首走过的路,忙碌而辛苦,我在每一份辛劳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2019年上半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原修水报社广告部转岗到记者部,当时的我内心非常忐忑,单位分管业务的副总编对我说:“你还年轻,记者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职业,非常锻炼人,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挑重担,你就大胆到采编一线接受锻炼吧!”就这样,我当了一名记者。这五年来,我收获颇多,感受很深,当一名记者,是我一生的荣耀。
记者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超出我的想象,有时上午还在这个乡镇采访,下午就得赶往另一个乡镇,晚上可能还有采访。采访结束后,我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还要赶写稿子,选照片,发到采编平台后还要反复看几遍,生怕有纰漏,等一切完成,往往已是深夜,家人早已熟睡。今年9月11日上午,我和同事到位于白岭镇的县五中采访,白岭是我的老家,当时母亲患病好长时间,一直没时间去看望,我打算采访完再回家看看她。然而,就在当天中午12点多采访快结束时,又接到另一个采访任务,必须在下午2时30分赶到县市民服务中心采访。我还是没能回家看望母亲,汽车途经清水桥村时,望着不远处的家,想到生病的母亲,我不禁难过地掉下眼泪……
我们每个记者每个月都安排了2篇至3篇《修水报》或“修水新闻”重头稿件采访任务,我从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寻选题,找素材。平日里,只要一听到有什么新闻线索,就会记下来,生怕错过。
2019年10月16日,我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在大桥镇坳田村,一名来自都昌县的八零后姑娘詹尉嫁到修水后,在村小当代课老师,下班后还得照顾年迈的爷爷和身有伤痛的公公,丈夫长年在外务工,婆婆早年过世,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获得这条新闻线索后,当天我就赶到了大桥采访,詹尉爱岗敬业、孝敬老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五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没有时限,手机必须24小时畅通,不论何时何地,一接到采访任务,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就是我寻常的工作状态,也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记者工作光荣而辛苦,每天接触新鲜的人和事,让我拥有了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勇气和动力。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丰盈自己,努力当一名合格的时代记录者,触摸时代脉搏,倾听百姓心声,讲好修水故事。
来源:修水报
责编:卢金鑫 初审:何 琴
终审:梁 睿
《爱上修水》客户端
责编:胡钦文 审核:何 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