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在溪口镇陈坊村易地搬迁泉塘扶贫新区安置点,12户贫困对象的房屋正在进行基脚施工。施工现场,一名年轻人正在与村干部一道,了解施工进度,商讨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就是县交通运输局干部、溪口镇陈坊村第一书记李兵兵。
1990年10月出生的李兵兵,吉水县人。2014年5月,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分配到县交通运输局工作。去年10月15日被任命为县交通运输局包村帮扶点溪口镇陈坊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他第一时间深入调查研究,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陈坊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贫困人口418人,是一个山多地少,人口较多、耕地少,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行政村。
李兵兵坚持吃住在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制定脱贫规划,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公示”、“精准扶贫政策指南”、“扶贫工作组职责”、“帮扶干部职责”、“第一书记职责”等相关扶贫措施和标准,以及干部结对帮扶户情况表等制度统一在村部公开,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当了解村部办公文件处理不便,每次复印、打印东西都要跑镇里,影响了村民、村部精准扶贫办公办事效率后,李兵兵立即向局里领导汇报,争取资金解决办公电脑设备。
通过走访入户调查,老百姓纷纷反映村部对面南山下一条800多米的公路还是泥巴路;村部到嘴头886米公路路面已严重破损;车家至感化寺860米道路未修。掌握实情后,李兵兵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及村各个片长党员会商讨对策,并将收集到的情况向局领导汇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完善公路建设。目前,村部对面南山下、村部至嘴头两条公路已完成硬化,车家至感化寺道路已完成路基建设,即将开工。此外,他还协助村里争取各项资金解决泉塘、车家、何家屋背三处水圳724米建设;完成村各片主干道105盏路灯安装;完成村饮用水净化项目,修筑饮水池及蓄水池,解决村南山片区100户家用水管难题;协助村里购置多个垃圾桶,新修5个垃圾焚烧池。
陈坊小学现有学生157人,其中留守儿童109人,特困学生23人,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李兵兵发现该小学桌椅陈旧破烂,影响了学生正常上课,立即向局领导、局关工委反映情况。最后,通过局关工委向县关工委争取了8000元资助资金,加上局自筹资金共计两万元用于购买新课桌椅,并于5月18日将200套新桌椅送交学校。贫困户刘伦富有三个小孩读书,大女儿在辽宁一所大学读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负担很严重,李兵兵积极帮其对接科教扶贫政策,与局关工委负责人一同向县关工委争取了1000元的助学补助资金。
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种养大户何进冬、刘力行、李金星等人到村外学习,协助何进冬、刘力行开办合作社,并各自安装了两台菊花烘干机,进行黄菊加工,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此外,除落实各项产业帮扶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外,李兵兵发现何进冬、刘力行、李金星三家产业大户带动性强,安排本村贫困户劳动力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向全村公示后,向县局争取资金,给何进冬、刘力行、李金星3家产业贫困户每户5000元奖励资金。李金星说:“自从去年李书记到我们陈坊村任第一书记以来,作为一个外县人,他克服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把村当作自己家一样,为村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付出了很多,实属难得。”
今年七月份,李兵兵得知今年40岁的贫困户刘广生,被诊断出身患鼻咽癌,急需一笔高额的治疗费,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兵兵立即向局领导反映情况,在局党委、工会、妇委会、团委的组织下,全局干部职工积极为刘广生开展爱心捐款活动,最后,李兵兵将募捐善款 7050元送至正在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刘广生手中,刘广生夫妇感动得留下了泪水。
在帮扶期间,李兵兵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与周末。做到吃饭在老百姓和村干部家,住宿在村部楼上,每月工作至少21天以上。他坚持电话24小时开机,老百姓有问题、有难题,随即帮其解决,当天能解决的事情立刻解决,不能解决的事情,与老百姓沟通好,约定时间给以解决。因自己属于外县人,对象在溪口中心小学上班,今年11月5日周六举行了婚礼,结婚后第二天就参加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然后就入村进行帮扶指导。陈坊村支部书记朱煜辉说:“李兵兵书记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以来,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扶贫工作,为村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面对家中的亲人,尤其是妻子,自己近一年多时间陪伴得少,深感愧疚,但是看到挂点帮扶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精准扶贫户家庭贫困现状得到改善,村产业发展逐步壮大,他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溪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方丽说:“李兵兵书记是一位肯吃苦、能吃苦、非常优秀的第一书记,驻村期间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做好各项扶贫工作,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第一书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