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县委、县政府启动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已进入土地征收阶段。10月13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义宁镇党委书记、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德清。
记者:为什么要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
朱德清: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推介和销售力度,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托现已建成的宁红产业园、盐津铺子、英才食品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打造一个高标准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产业园建成后,将有力地加快城区和园区的融合,很好地提升工业园的品位,还能更好地承接招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
记者:怎样建好绿色食品产业园?
朱德清:绿色食品产业园按照一次性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的模式进行,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产业园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生态园区标准进行规划,依托我县茶叶、菊花、蚕桑等农产品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招引实力雄厚企业,把好项目、大项目作为入园首选,开展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为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对哪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机械、电子产业项目可以优先招引。二是高标准服务。以芦良大道和洪坑大道为骨架,高标准打造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提供前提条件。在市政服务上,积极完善交通、给排水、电力和网络,形成与中心城区的资源共享;在生活服务上,培育商业、餐饮、文化娱乐和教育培训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功能;在生产服务方面,继续加快储运物流、冷链物流的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高环保准入。由于产业园所处的特殊区位,凡是入园项目一律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项目入园前,必须进行可研论证,再经过环评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按相关程序办理入园手续。项目入园后,环保部门将对项目排放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对不达标项目进行关停整改,确保园区环境质量。四是高品位辐射。绿色食品产业园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做到城区、园区互为补充。不断总结我县园区建设的经验,立足高起点,将食品产业园打造成一个生态型、科技型、服务管理型、效益型的产业园区,将园区的辐射影响力由县内向湘、鄂、赣三省拓展,乃至向国内外延伸,让园区成为引领我县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建好绿色食品产业园能给大家带来哪些好处?
朱德清:一是交通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为加强产业园和中心城区的融合,将沿洪坑河一线,修建一条高标准道路,连接宁红大道和芦良大道,极大方便大家出行。二是整体环境将得到明显提升。由于多方原因,征收区范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管理难度大。征收后,县政府将高标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完善的生产生活等配套设施,整体提升产业园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劳动就业将得到明显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园建成后,将承接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型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将优先得到录用,同时,企业还将为当地培养一些就业意愿强的技术型工人,增加村民收入来源。
记者:土地征收的时间如何安排?
朱德清:整个工作分宣传发动、摸底勘界、土地征收三个阶段进行,在2016年11月17日前确保土地征收工作完成。
记者:土地征收涉及哪些村?
朱德清:此次征收土地的范围涉及的土地权属单位为义宁镇洪坑、南门、下路源三个行政村所辖17个村民小组。具体四至界址:东起高速公路连接线,西至盐津铺子沿线,南抵芦良大道以南自然山体,北至洪坑河安置小区,规划总面积350公顷。
记者:征地的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朱德清:土地补偿费标准(含人口安置补偿费),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赣府字〔2015〕81号)执行。
记者:采取怎样的土地征收方式?
朱德清:国土资源局聘请有资质的测绘部门进行实地测量,经村、组现场核对界址、地类无误后,由义宁镇人民政府与被征地村、组协商征地补偿事宜,县国土资源局代表县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与被征地村、组实施土地征收工作,《征地补偿协议》由所在村的村委会与国土资源局签订,义宁镇人民政府加盖公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