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杭口镇坪下村党支部与县法院基层法庭党支部联合开展进一步推进“板凳法庭”做实做细座谈。
基层法庭支部党员冷跃晖表示,乡村的矛盾纠纷基本聚焦在婚姻家庭、田土宅基地、赡养、借贷、突发事故等,“板凳法庭”提前介入这些常见、普遍的矛盾,对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板凳法庭”对于“双提升”建设和提高群众满意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就“板凳法庭”下一步工作开展,会议表示,一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和村级法律明白人学习法律业务的指导,“板凳法庭”要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问题,周期性开展法律学习课堂;二是要针对农村民事纠纷易发领域问题进行普法宣传,通过最平凡、使用频率最高的法律知识开始宣传普及,引起老百姓的兴趣,让老百姓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整理收集农村具体案件事例,通过讲解和宣传的身边例子,对老百姓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触动他们的学法神经。
坪下村“板凳法庭”是杭口镇的首创,对杭口镇探索社会治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板凳法庭”也是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补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阵地,老百姓可以在村便民服务窗口完成法律咨询,“板凳法庭”也是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化解他们对法律方面的疑惑,起到知法、普法、用法的目的,杭口镇将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今年来,杭口镇为深入推进“‘三联三共’抓落实 提效能 促发展”活动,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建设,在坪下村建设“板凳法庭”,与马坳法庭以及基层政法单位开展共建共治,为群众提供便民高效的“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实现“家门口的法律答疑”“家门口的矛盾化解”“家门口的巡回审判”。同时政法干警及志愿者联合组建“红色普法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服务队进村入户查民情、体民意、解民惑、止民纷,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接地气的家乡话为群众解疑答惑、化解矛盾,努力将村民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此次杭口镇与修水县法院开展“支部联建聚合力‘板凳法庭’解民忧”座谈会活动,是两个单位进一步开展“‘三联三共’ 党建赋能”行动的深化,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联建共治,把村级治理和基层普法用法相结合,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编辑:冷水珍、汪文卿 审核:邓水琴)
来源:杭口镇人民政府
责编:郭诚芝
审核:何 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