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方红色的沃土,红色苏区修水党组织在这里萌发,这里是一方发展的热土,一项项富民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这里是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江西省创新型示范镇、江西省“五型政府”示范镇——马坳镇。
马坳镇地处修水县中部腹地,距县城约27公里,398平方公里的全域范围内山峦叠翠、风光於旑,孕育了无数勤劳智慧的人们,是红色苏区修水党组织创始人甘特吾、甘卓吾烈士的故里。近年来,马坳镇坚持党建统揽工作全局,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扎实推进“三联三共”党建赋能行动,全力在乡村振兴上作示范、勇争先。
马坳镇人民政府镇长戴祥武说:一是抓基层打基础,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率先出台村干部社保兜底政策,优先在村干部中发展党员,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全面推行村集体产业市场化改革,为村集体减负。二是抓招商、优环境,稳步推进强工兴旅。多次派出小分队赴外招商,一束激光、傢俬制造有望返乡创业,沣鑫建材成功落户马坳。服务好同界绿谷文艺公社项目,确保早开工,早见效。三是抓项目办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百名干部进村组办百件实事”活动,精心组织好美丽乡镇、示范村庄、校园建设、道路白改黑提升等民生项目,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优化产业链条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
马坳是一方生态绿洲,这里青山碧绿,土地肥沃,是修水县的产业大镇。马坳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让农民变股民,参与发展蚕桑等产业增收致富。全镇桑园面积6000亩,年养种过10000张,年收鲜茧10000担,产值2000万元;年剿丝12吨,剿丝产值700万元,年种茧产值300万元,蚕桑总产值超3000万元。并建有标准化蚕种厂、小蚕工厂和现代化养蚕大棚、以及蚕茧收烘站。马坳镇蚕种厂为江西省70%养蚕户提供优质蚕种。蚕桑产业已实现从制种到加工,从“一片叶子”到“一床蚕丝被”的全产业链发展。同时马坳镇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药材等绿色产业,实现村村建基地、户户有产业。
挖掘地区优势 激发旅游活力
马坳是乡村旅游的热土,马坳镇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提升村级环境,优化配套,在精心做活农旅产业上下功夫。制定了以绿谷文艺公社项目为龙头,以黄溪蚕桑文化研学基地、甘特吾故居、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为支撑,红色峡口、康养湖洛、水韵东津等乡村旅游点为配合的旅游发展规划,打响蚕桑研学、文旅康养2张品牌。投资5.9亿元的同界绿谷文化艺术公社项目C区进入用地报批阶段,黄溪蚕桑研学旅游已列入投资集团项目计划,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今年10月可以开馆。
建设美丽家园 秀美风光入画来
马坳是宜居的乐园,近年来马坳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秀美乡村建设,东津村和寒水村相继入选江西省省级森林乡村。累计投入超亿元,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与提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高标准打造了2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其中黄溪、东津、多水村成功创建省级3A乡村旅游景点,峡口村、湖洛村、金坪村正在申报省级3A乡村旅游景点。山口塅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黄溪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东津村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马坳镇党委书记晏少兵说:下一步:马坳镇坚以党建赋能“三联三共”活动为引领,围绕我县七大攻坚战,按照我镇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打造研学旅游胜地,打造蚕桑智造之乡,建设美丽幸福马坳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今年重点把黄溪打造成省级蚕桑文化基地,把峡口打造成全国红色文化名村,把湖洛打造成4A康养旅游圣地,坚决完成为民服务承诺的100件实事,为我县争得三省九县发展龙头、赢得江西地域大县应有地位贡献马坳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精彩开篇描绘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雷锋尖下千帆竞,政通人和百业兴。马坳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联心共谋、联建共融、联抓共促”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上下一心、合力共为描绘出“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人民富”的美丽幸福新马坳。
供稿:郭耀东
责编:郭诚芝
初审:金三红
终审:徐 可
发布平台:修水县融媒体中心《爱上修水》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