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爷爷与奶奶结婚了。
可是,那时奶奶是不太愿意的。因为爷爷身子弱,只爱看书,却又没有考上大学。只是爱看闲书,写一些打油诗。不过,爷爷家富裕,有十多亩耕地。
而奶奶,家里穷,人口多。爷爷出了十多担谷子加一个手镯还有几十个银大洋,把奶奶娶回家,当时算是厚礼。用的是一台简陋的花轿,奶奶在哭哭啼啼之声中出嫁了。
奶奶勤快,闲不住,里里外外是把好手,年年得的工分多。爷爷只能干些轻松活。就这样,奶奶主外,爷爷主“内”,生下我的父亲与叔叔两个儿子。
父亲高中毕业时,正是知识青年下乡的火红年代,父亲经公社推荐,到县里的农机培训班学习半年。回来后,就当了拖拉机手。那时,这可是一个吃香的工种。
我记得,那时的人民币上有个图案就是一个女士手扶拖拉机。从那以后,我常常骄傲地向小伙伴们介绍我的父亲:“我的爸爸是拖拉机手呢。”
父亲恋爱了。对象是村里的文宣队员,姓庄,也就是我的母亲。那时的母亲,年轻,活泼,充满朝气,还在县里的文艺汇演里演过《红灯记》。
不用人介绍,两人就走到了一起。因为两人都是革命的后代。虽然我的爷爷成分是富农,有些尴尬。但我的父亲是拖拉机手,而且,还入了党,还曾是学雷锋的标兵,得到许多奖状呢。那时,奖状就是一个人的“道德评价表”,很受女孩子们欢迎。
父亲与母亲结婚时,请了大队的支书来主持婚礼,接亲时用红旗打头阵。就请了三四桌很要好的亲戚朋友,普通的酒菜,普通的糖果。
我的叔叔比我的父亲小八岁。他结婚时,是八十年代初。他参加过自卫反击战。不过,没有上前线,只是后勤部队。还没上去,战争就结束了。
可是,他的军人身份,已经让他占据恋爱的制高点。同村的一个姑娘,既高挑,又漂亮,也很爽朗。不知有多少年轻后生去提亲,可是,姑娘却单单看中了叔叔。为啥?因为叔叔是保家卫国的军人。
虽然那时叔叔已经退伍,回到了农村,没钱没房。可是,姑娘还是决然嫁给他,只因为他是“最可爱的人”。这姑娘,就是我的婶婶。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谈婚论嫁时,是九十年代中期。
不过,那时的我很尴尬,因为我所在的国企单位倒闭。我虽然是大学毕业,但失业了。而且,身架子单薄,嘴皮子也不厉害,不会哄女孩子。
我的母亲,因此忧心仲仲。
我去广东打工,在厂里结识一个老乡的妹妹。她姓于,沉默寡言,不过与我谈得来。后来,还是她追求的我。我说我蛮穷,不会给她好日子过。她说看中了我的素质,她不后悔。
我后来才知道,她是看中我考上过大学,有专科文凭,综合素质一定高。虽然现在落魄,但人应该差不到哪去。当时,有富家子向她求婚,她拒绝了,因为那富家子又赌又好酒,为人轻浮,不如我稳重。
她,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小于。
我与她还算幸福,现在有房有车,生了女儿文婧。文婧读书很用功,现在已经是大一的学生。听说,她的班上有港澳台的同胞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
前段时间,女儿跟我微信通话,说她班上有一个女同学,同时受到两个男孩子追求。一个是中东的留学生,一个是台湾的学生。问我选哪个男孩更好。
我说我不知道,感情这东西,凭自己的感觉就好。听从自己内心的东西就好。
其实我知道,女儿表面说是别人,其实是她自己面临着选择。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有人追求,说明至少还算优秀。可是,要想婚姻幸福,有很多因素左右,没有统一的答案。
就拿我的爷爷与奶奶来说,两人是包办婚姻。可是,婚后非常恩爱、体贴,两人很少闹矛盾。
我的父母,因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我的叔叔与婶婶,都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与当时的人文环境分不开。
我有幸与妻子结合,是因为她重视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要不然,我能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吗?
所以,我思索再三,对女儿说,一个人的婚姻,也会受历史的影响。一个人,也要将自己的幸福追求,与祖国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叔叔爱国、参军,那么,他就是优秀的人。而优秀的人,注定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现在,中国人的婚姻自由,走出包办模式,从乡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中外结合的婚姻越来越多。祖国走向开放,拥抱世界,变得富裕强大,国人愈加幸福。
对于婚姻,你一定要勇敢选择,选择后就要精心经营,全心付出,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幸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