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植树的季节!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带着上山植树的日子吗?当年亲手种下一棵树,是一段儿时的记忆。记忆成长、聚集,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近几年,我国每年造林面积均超过7百多万公顷。NASA数据则显示,2000-2017年,中国净增长绿叶面积及净增长率均高居全球首位,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植树造林。
中国在一点点的变绿,既得益于全民植树,更是因国家造林工程的贡献。这些工程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等。
植树造林,中国真的变绿了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0-2017年,地球新增的绿叶面积(植物叶片总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其中,净增长率最高的是中国(17.8%),其次是印度(11.1%)和欧盟(7.78%)。
△ 2000-2017年年均叶面积增长率。图片来源:NASA。图中绿色代表叶面积增长率,绿得越深代表增长率越高,褐色代表负增长状态,白色为无人区、永久冰封区、永久湿地和城市建成区,蓝色为海洋等水覆盖区。
绿叶面积净增长最多的同样是中国,高达135.1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绿叶净增长面积的总和。
中国的绿叶净增长面积,占据了全球绿叶净增长面积的25%,其贡献42%来自于植树造林工程、32%来自于农业集约化。在这两方面,欧盟分别为34%和55%,印度分别为4.4%和82%。
推算可知,中国植树造林工程带来了全球绿叶净增长面积的10.5%(25%*42%)。数据一出,自媒体们纷纷自嗨,“全世界网友突然集体感谢中国”、“全球网友都在向中国说谢谢”,忙坏了全球网友。
国家林业工程才是真“大腿”
中国网友同样兴奋不止,纷纷秀出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种树成果。确实,近些年来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公益组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参与植树活动。
然而,中国在一点点的变绿,当然既得益于全民植树,更是因为国家造林工程的贡献,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才是植树造林的真“大腿”。
这些真“大腿”工程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等。数据显示,2004-2017年我国造林总面积为8208.5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172万公顷,占造林总面积的50.8%;林业重点工程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最大,近1546万公顷;其次是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建设工程,造林面积近1155万公顷;再次是天然林保护工作,造林面积超过827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位居第四,造林面积近633万公顷。
从NASA公布的地图上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有一条绿油油的绶带,跟三北防护林工程位置基本吻合,组成了我国的生态长城。此外,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范围也是“春风又绿江南+江北岸”。
△ 2000-2017年年均叶面积增长率中国区域。图片来源:NASA。
△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范围。
这些真“大腿”工程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组织的绿化造林工程,例如北京、内蒙古等地都有地方性绿化项目。社会力量更是积极参与绿化公益活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公益组织不断涌现,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例如,中国绿化基金会2018年发动社会力量,全年植树造林5718.6万株,面积约为5.2万公顷。
跟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比起来,来自社会公益力量的植树面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才是植树造林中的真“大腿”。中国能够绿起来,最大的贡献来自于这些真“大腿”工程。当然,社会公益类植树造林项目树虽不多,但意义远大于此。它在于将个人与植树活动的距离拉近,增强了用户在造林公益活动中的参与感。
结语
虽然在国家造林工程和全民植树的贡献之下,中国一点点的在变绿,但中国环境保护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这个植树节,一起来植树吧!你可以联系各地义务植树点参加植树劳动;可以通过林木认养接待点,认养侧柏、桧柏、国槐、银杏等各种树木;可以通过社会抚育劳动接待点,参加浇水、涂白、除草、绿地保洁等抚育劳动;可以捐资捐物,向合法公募组织捐赠资金用于国土绿化;也可以参加国土绿化公益宣传活动,或者按有关要求提供与国土绿化相关的普及推广、培训指导、公益活动组织管理等志愿服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