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份的第三周为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为:“着眼未来,停止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开展了“2019年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我院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群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遏制细菌耐药的发展与蔓延。
1邀请专家讲座,促进合理用药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11月8日,医院邀请到了九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翔博士、药学专家魏玲主任、微生物专家刘丹主任到我院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我院全体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结束后,专家们还到部分科室进行查房、病历点评、抗生素使用等业务指导。
2加强反馈点评,规范药物使用
11月8日,我院举行了“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度抗菌药品使用情况反馈会”,药剂科主任朱烈彬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反馈和点评,并要求全院医务人员要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一起为抵制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而作出我们的努力!
3组织集体考试,提升用药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1月8日,医院组织全体临床医师、药学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考试。
通过前期开展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并结合此次考试,进一步加强了临床医师、药学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的掌握,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
4下乡义诊宣讲,普及用药知识
11月21日,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一行到安坪村开展抗菌药物知识义诊、宣讲活动。
义诊现场
医务人员正在为大家进行抗菌药物知识科普宣讲。
通过义诊、对抗菌药物知识科普宣讲、摆放抗菌药物知识展架、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使村民们对什么是抗菌药物,怎样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得到一定的了解,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普及化、群众化。
5多措并举宣教,提升药物认知
在医院门诊大厅入口处摆放精心制作的科普展架。
在门诊大厅电子屏上循环播放抗菌药物知识科普视频及宣教标语。
走出科室,走近患者及患者家属身边,耐心、细心的向他们宣传抗菌药物知识。
这些用药知识,我们真的要知晓
一、 什么叫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用来治疗细菌、真菌感染的一类药物,它们可以杀灭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真菌生长,我们俗称的抗生素、抗菌素指的就是“抗菌药物”。
二、 哪些药物是抗菌药物呢?
一般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会告知您这是抗菌药物,药盒上也会有标注,“适应症”里会写到治疗某些细菌真菌引起的感染。比如常见的阿莫西林、头孢、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三、 乱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不仅治疗无效,还会发生药物自身带来的不良反应,比如损害肝脏、肾脏功能,导致儿童听力受损,甚至致残致死。
滥用抗菌药物会使药物失效,我们第一次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杀灭细菌,但是有些抵抗力强的细菌侥幸存活,剩下的就是“强壮”的细菌,这些强壮的细菌大量繁殖生长,再次使用抗菌药物时,细菌的抵抗能力会越来越强,抗菌药物的效果会越来越差,疾病变的难以治愈。
我们如果不慎用抗菌药物,很快就没有可用的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以对抗细菌。
四、 使用抗菌药物常见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抗生素在日常治疗中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人体内有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无指征地使用抗生素,将会抑制和杀灭人体内的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并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效果不一定越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一定会更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4:感冒、发热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冒和发热有效果,而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误区5:用药后无效立马更换药品
抗生素一般使用2-3天后进行评估是否有效,不是都能立杆见影,频繁更换药品对治疗无帮助,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误区6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而反弹。
误区7:抗生素越贵越好
不选贵的,只选对的,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抗菌对象,应根据抗生素抗菌谱和细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五、 合理使用药我们该如何做?
1.仅使用由有资质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具的抗菌药物。按卫生专业人员指导服用抗菌药物,在告知不需要使用时不主动要求。
2.不与他人共用或使用剩余的抗生素,不自行购买抗菌药物。
3.不迷信输液,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4.通过经常洗手、烹调食物时注意卫生、及时接种疫苗等方法预防感染。
5. 只在兽医的监督下才给动物使用抗生素。
6. 不将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或为健康动物预防疾病加以使用。
7. 通过改善家禽畜牧饲养的卫生条件和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
8. 多运动,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