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雅洋村:早已不是旧模样 “村民日子越来越好”



江西修水县船舱村扶贫安置点广场,孩子们欢笑着跑过。

  黄 喆摄(人民视觉)



船舱村游承自老人的新居。

  本报记者 王 丹摄

雅洋村:早已不是旧模样

“村民日子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朱  磊  王  丹 发自江西修水

2018年12月16日,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一辆轿车失控冲出山路,侧翻倒扣进水潭里,永远地带走了吴应谱、樊贞子夫妇。

夫妻俩都是90后,都选择了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2017年底,吴应谱主动请缨,前往复原乡雅洋村担任第一书记,走遍全村14个自然村、写满8本工作日志;妻子樊贞子先是结对帮扶船舱村的4户贫困户,后来又到大椿乡大杨村驻村帮扶。

握着记者的手,船舱村贫困户游承自止不住流泪。过去樊贞子经常到家里来,提米提油,洒扫除尘,陪着唠家常,还帮着他卖鸡。

樊贞子离开后,同事程玲主动接过樊贞子曾结对帮扶的几户贫困户。只要有机会她就来看看游承自——这位曾经被樊贞子挽着手臂、甜甜地叫着“游爷爷”的空巢老人,让程玲一度误以为是樊贞子的亲人。“我想帮她把大伙儿帮扶好、照顾好。”

“永远忘不了他们!”谈起吴应谱夫妇,雅洋村村民古和平满是感慨。“我原先住的房子又破又旧,一天下暴雨,吴应谱凌晨12点跑到家里查看,生怕出事故,后来又帮着申请危房改造资金,拆危房盖新房。”

如今走进雅洋村,但见路面整洁,青山如画,流水潺潺,早不是当初的破败模样。村支书王诗勇告诉记者,吴应谱生前最关心的村容村貌建设以及几家贫困户的入户路硬化,都已陆续完成。

从养蜂到种植金钱草,再到桑蚕养殖,一年来,吴应谱带着村民们蹚出了产业扶贫路。如今,接任吴应谱的村第一书记查杨帆走村入户,指导村民发展产业。

“吴书记带着村民脱贫致富,我们要跑好接力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查杨帆告诉记者,目前雅洋村新扩蚕桑基地105亩,建设养蚕大棚1800平方米,带动本村13户贫困户在蚕桑专业生产合作社就业。这个修水县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今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5%。

樊贞子驻村帮扶的大杨村,今年则实现了脱贫摘帽。

“我们打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骄傲。”提起妹妹和妹夫,姐姐樊英子激动难抑,“村民日子越来越好,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