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 增进百姓福祉

近年来,我县以脱贫攻坚为核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第九小学的学生们在运动场玩耍

古市镇杨坊村易地搬迁户喜迁新居。

“ 110,守护新时代美好生活”主题日活动。


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按照“精准施策、应扶尽扶、兜底先行、不掉一人”的原则,全县上下以一边倒的态势狠抓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按照“七清四严”要求和“七步法”程序,采取“五查五看”的办法,深入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实现扶贫责任落实体系全覆盖。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选准扶贫路径,大力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去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02亿元,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6.68亿元。48个贫困村顺利退出,5126户20763人如期脱贫,全市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面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持续加大环境保护与监察执法力度,深入实施“净空、净土、净水”行动,开展环境执法“零点行动”,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先后开展“全县沿河排口大排查”“小散乱污执法大检查”“工业园区环境执法大检查”“畜禽养殖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对天沅高科、赣北钨业、裕发河粉、香炉山钨业、洪城水业等17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全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

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在农村54所学校实施,覆盖农村学生16893人。投入校建专项资金1.5亿元,实施校舍改造项目248个。卫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全面启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深入实施。自主开发修水县卫计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100所产权公有村级卫计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稳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文化事业加速繁荣,深入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县文化馆展示厅提升改造有序推进,县图书馆良塘新馆顺利开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数据库,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宝箴、陈三立故居进行修缮。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截止目前,我县申请量与授权量均位列全市第一。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修水、法治修水建设,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整治治安重点”三项活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犯罪活动,依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组织全县性安全生产大检查,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妥善应对“6·23”和 “6·30”两次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安排1.032亿元用于帮助群众开展灾后重建。

(作者:朱修林 王江明 胡梦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