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别样情——县法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县法院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变“大水漫灌”式为“精准滴灌”式,逐步让全丰镇南丰村贫困户走上致富的道路。

根据南丰村的实际情况,县法院在入驻之前,多次会同镇村两级班子商量发展规划,制定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选出第一书记等工作组。为摸清底数,工作组同村两委班子研究制订了入户调查计划、村情调查表等,通过上户走访,详细掌握贫困户的家庭现状,分析致贫原因,建立数据准确、内容详实的动态贫困台账。

凝心聚力,工作组一心为民

“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住不了的建起来,建好了的靓起来,邻里关系好起来”是扶贫工作组的共同愿望。

自与南丰村“结穷亲”以来,法院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着力于为南丰村摸实情、谋举措、做实事。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小林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召开党员、群众、组员会议,就地办公,逢节过年走访慰问送温暖。6月23日,我县遭遇强暴雨袭击,洪水肆虐,灾情极其严峻,6月24日零时,杨小林等获悉全丰镇灾情严重的消息后,立刻驱车赶往全丰镇察看灾情。途中因道路塌方,只能下车徒步前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硬是花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到达现场后,杨小林会同镇、村干部一道察看险情,劝离疏散群众离开危险地段,连续三天指导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等。

“感谢政府,感谢院领导周波林,感谢第一书记晏凤祥,能让我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让我免抵押就能贷到五万元资金,还不要一分钱利息,真是太好了。”二十二组丁彦平说。丁彦平为人勤快,有创业的念头,但缺乏资金,是村里贫困户,于是工作组帮他联系集镇农村信用社,利用创业贷款平台,争取到五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如今丁彦平已养牛9头,对未来充满信心,干起活来显得特别有劲。

“我们每到一户,工作组成员对其家庭情况均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晏凤祥说,他长期吃住在村,早已和贫困户结为亲人朋友,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存在的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和解决办法,并跟踪问效,真正做到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真情扶贫,带领贫困户谋幸福

“精准扶贫若要拔掉‘穷根’,必须得开对‘药方’,要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因贫施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脱真贫、真脱贫。”10月8日,杨小林在部署扶贫工作时反复强调。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法院克服自身困难,针对南丰村产业基本情况,对症下药, 自筹帮扶资金六万元,通过沟通,争取上级资金200多万元。工作组帮助申报并成功打造一系列产业示范点和产业基地,如申报打造南丰村支部双创双培示范点建设,创建南丰支部党建+产业发展,成功打造“百果园”产业基地;通过党建+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高标准建设“寺前源”新农村建设点;通过党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南丰村安置点,彻底解决居住在深山区的30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有压力才有动力,晏凤祥会同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还创办“马井源油菜”、“菜牛养殖”、“海运百果园种养”、“云林蔬菜”四个专业合作社,3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作用逐步显现;帮助周贵荣等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产业贷款43万元,为他们发展油茶、竹笋、牛羊、莲子、弥核桃、葡萄等产业创造了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卫生室一所,硬化公路8.7公里,新修水渠1200米等。2017年贫困户产业直补资金215350元,其中菊花36亩14400元、油茶38亩38000元、畜禽水产业补助151500元,同时晏凤祥向县法院申请3万元的贫困户入户便道改水改厕帮扶资金,为18户贫困户修建1米宽的入户便道、为4户贫困户改善饮用水、为3户贫困户改善厕所,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一举帮助部分贫困户摘掉“贫帽”。

“南丰村还有贫困户82户322人,贫困发生率达10.2%,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重点帮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工程,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以茶业、黄菊、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支撑的“宝山寺”旅游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真正让扶贫对象走出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周波林向县政府汇报扶贫工作时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沈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