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桥镇礼源村村民吴以顺特地为县法院渣津法庭送来了一面写着“不分昼夜、为民执行”字样的感谢锦旗,一年前,作为一场车祸的受害者,法院判决的2万元补偿款一直遭遇对方赖账,经过法庭工作人员的连续工作,执行款于近期终于拿到了。“对方经常撒谎,这个月说下个月、下个月再说下个月,一直拖,就是不肯兑现。感激渣津法庭,为我解决了大难题,这是对老百姓负责。”吴以顺说。
今年来,县法院渣津法庭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创新转变基层法庭工作职能,特别在活用法律解民忧、集中“亮剑”老赖促执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深化司法为民取得明显成效。这个夏天渣津法庭集中亮剑“老赖”,仅上个月,累计执结案件13件,到位案件款36万多元。
渣津法庭还率先在基层法庭中推出导诉员工作模式,退休教师樊雄飞成为这里第一个公益导诉员,免费为来访群众提供全程法律帮扶。渣津镇西堰村村民冷青花,去年因为车祸失去左臂,当时求助法庭,就是樊雄飞的全程法律帮扶,让她通过法律维护了自己权益。“他们说没有事的,我们帮你,一切事都我来帮你,把这个事搞好,这样心里就放心了。有法律保护我的权益,法院判下来30多万,现在已经拿到手了。”冷青花说。县法院渣津法庭庭长陈飞翔告诉记者,导诉员不仅引导诉讼,还是基层法庭和老百姓接触的桥梁、纽带,可以起到疏通、沟通的作用。
据悉,渣津法庭每年受理辖区7个乡镇400余案件,压力大、任务重,通过大力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制度,完善了“三名审判员一名书记员一名法警一名导诉员”的队伍组建,不断开拓司法为民新路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