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杨伟东深入我县调研

    杨伟东指出:近年来,修水工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在决战新型工业方面,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多元化发展,有效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杨伟东强调,修水移民扶贫工作特点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显著,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1月5日下午,市委书记杨伟东深入我县调研,他一路马不停蹄,冒雨深入园区企业和移民扶贫点,实地调研我县工业发展和移民扶贫工作。杨伟东强调,要围绕决战新型工业,做品质、做品牌、做规模,打一场决战决胜工业攻坚战;要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做优做强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工作,实现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阳光。

 

    市委常委、市委农工部部长董金寿,市委秘书长周美祥,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齐美龙,市委政研室主任匡建军、市旅发委主任张文丽、市扶贫办主任孙丽敏随同,县委书记孙朝辉,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林,县委副书记罗时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荣军,以及贺观群、王位华、柯景坤、张立军等县领导陪同。

 

    杨伟东一行首先到盐津铺子调研,他深入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经济效益和发展困难,研究解决办法。盐津铺子是我县有机食品产业的一个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亩。一期去年5月试投产,仅用6个月时间完成食品QS论证,建成6条大型豆制品全自动生产线,现已解决700余人就业,2015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纳税2000万元。该项目已成为我县矿产品加工、食品医药、机械电子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食品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杨伟东仔细了解生产发展情况,在品尝该企业产品后,杨伟东连声称赞,他指出,修水山水优美,生态优良,发展快餐式有机休闲食品条件优越,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创新产品,做优做强企业品质、品牌和规模,提高市场占有额;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型工业,培育好像盐津铺子一样的龙头企业,促进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接着,杨伟东来到良瑞佳园小区。该小区是我县开展整体移民搬迁进城进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移民县城、中心集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的县城安置点之一,是我县迄今为止建筑面积最大、质量最高、配套最齐全的住宅小区,是我县探索“四化”同步、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典范。杨伟东仔细了解该小区地理位置、规划标准、设计户型、功能配套和管理理念等,并饶有兴致地到居民阮国强家拉家常。阮国强原是溪口镇榨下村村民,今年55岁,通过整体移民搬迁,在良瑞家园分到两套总面积190余平方米的住房,进城后,在良瑞居委会介绍下,他在县工业园当了一名保安,每月工资1600余元。见到杨伟东一行,阮国强连声说道:“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搬出大山,彻底解决就学、就医、就业难题。”杨伟东鼓励他好好工作和生活,并叮嘱随行的义宁镇和社区干部,要多关心移民户,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搬迁移民带来的好处。

 

    随后,杨伟东一行又驱车到东港乡岭下村访贫问苦,了解贫困村扶贫开发和产业发展情况。在该村八组贫困户戴玉香家,杨伟东了解到他家有5口人,其19岁的孙子瘫痪在床,家庭收入不足5000元。杨伟东仔细查看戴玉香家住房、生产生活情况,并为他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八组村民樊江华家,杨伟东了解到其父亲去年因癌症治病花费40余万元,目前债台高筑,被迫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其母亲时,杨伟东心情格外沉重,他紧紧握住樊江华母亲的手说:“困难是暂时的,要树立生活必胜信心,尽快走出困境。”杨伟东还叮嘱随行的东港乡党委书记匡美建和岭下村支部书记平国华,要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发展油茶、山羊、肉牛等种养扶贫产业,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扶贫举措,通过能人、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发展好扶贫产业;要立足实际,精准分析,精准识别,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加详实、更具操作性的扶贫实施方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杨伟东强调,修水要围绕自身特点优势,把做优做强,决战新型工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把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要围绕修水山水人文特色,全力优化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夯实园区平台,抓好项目推进,帮助企业成长。要通过建账立卡,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