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视点】垃圾分类:变“随手扔”为“随手分”


  垃圾分类是环境治理的新时尚,是生态文明的新进步。目前,我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明年1月将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变“随手扔”为“随手分”

  “同学们,垃圾分类是新时尚,点点滴滴折射文明素质,举手投足关乎修水形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文明自觉。”12月21日上午,在县汇源小学升旗仪式上,该校六(9)班学生查安琪就做好垃圾分类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连日来,作为我县生活垃圾分类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的汇源小学举行以“垃圾分类益处多  环境保护靠你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校园电子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加强垃圾分类宣传,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知晓乱扔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本月初开始,我县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为县直所有单位、县散原分校、县汇源小学、县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西班牙印象小区、山谷大道、义宁大道、杭口镇杨坊村、杭口集镇、竹坪集镇、漫江集镇等。“生活垃圾分类事关人居环境和修水形象,我县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等文件精神,能有效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成本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樊清满说。



  10月26日下午,十七届县委常委会第95次专题研究县政府党组关于提请审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请示。会议指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是政治之责、民生之愿、发展之需、潮流之势,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到开展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咬定工作目标、紧盯时间节点,聚焦公共机构、居民社区、集镇乡村“三个重点”,坚决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要全民动员,汇聚合力,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试点带动、教育引导、督导检查抓推进,切实做到老百姓分得清、回收分得开、分类能处理,稳步推动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家里有几个垃圾篓,剩饭剩菜、废纸、空瓶、茶叶渣、水果皮等都往里面倒,出门随手丢在垃圾桶。通过这次活动,知道以后要把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好处多,能够减少危害,变废为宝。”12月24日,在义宁镇宁红社区组织开展的“垃圾分类、党员先行”社区志愿者活动签名现场,社区居民张松菊说。



  9月28日十六届县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专门讨论通过《修水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根据试点情况,到2022年底,将建立完善有害垃圾收运系统、易腐垃圾收运系统、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系统和其他垃圾细分处置系统;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法规体系、宣传引导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全县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95%,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机构实现全覆盖,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加快推进县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不断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方案》还提出政府主导,强制分类;属地管理,部门协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广泛宣传,全面参与五大原则,要求建立各级政府、村组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



  “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并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及我县实际,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樊清满说,单位区域,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有集中供餐的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无集中供餐的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公共区域,包括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分为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有条件的可在此基础上再精分、细分。主次干道两侧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两类。全县将统一按标准设置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易腐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县环卫局根据生活垃圾分类规定和“桶车对接”要求,按照不同区域分类要求确定垃圾桶的外形、型号、颜色和类别、体量、数量、位置,确保一目了然。



  我县成立领导机构、出台实施细则,召开动员会,开展集中宣传,组织人员培训等。12月21日上午,召开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业务培训会,围绕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目的;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带给我们的危害、如何达到生活垃圾分类群众知晓率不低于95%等开展培训。解读《九江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指南》、《修水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等。“通过培训,让我懂得怎样去开展垃圾分类,回去后更好地做居民群众的工作,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宁红社区支部书记温秋萍说。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利国利民,需要每一个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我们将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奖惩结合、全民参与、部门协同、建章立制等工作,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为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环境支撑。”县创建办主任、县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匡军华说。


(作者:朱修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