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点亮幸福——大桥镇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掠影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修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

回望“十三五”,全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用自己默默的行动镌刻初心,帮助23311户88710人改变了生活的困境,迎来了幸福的生活。县融媒体中心组织记者深入到36个乡镇,拍摄制作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全面展现各地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本期播出的是《奋斗点亮幸福——大桥镇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掠影




奋斗点亮幸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桥镇牢固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实现”理念,干群同心,精准发力,通过发展产业“改穷业”、夯实基础补短板、 易地搬迁“挪穷窝”,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大桥镇地处修水县西部,版土面积125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十三五”期间,大桥镇有贫困村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210户4927人。


党建聚合力

发展产业“改穷业”

  大桥镇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资源最大限度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激励党员干部“唱主角、当先锋、做模范”,实现了党建引领、帮扶驱动、联合发展。

党 建 引 领

   大桥村敬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秉承“支部建在基地上,党旗飘在田野里”的理念,在8名党员带动下,种植葡萄、无花果等129亩,吸纳贫困户47户入股,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引领贫困户增收脱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是前提。通过党建引领,2020年,全镇新扩蚕桑800亩、新栽茶叶400亩、林果油茶1500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帮 扶 驱 动

   帮扶单位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公司在沙湾村帮扶五年来,每年投入近40万元,大力发展茶叶、脐橙、水产、蔬菜等产业,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贫困户增收。

   大桥镇界源村村民樊启淼原来一直在外务工,因病致贫,在县自然资源局的帮扶下,先后两次流转土地发展桑园面积100亩,涉及大桥镇界源、墨田两个村30多户农户,不仅自己奔向了小康,而且带动贫困户增收。



   项目联动推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家庭收入,通过光伏发电、养殖、种植等产业帮扶项目实施,9个“十三五”贫困村和5个“十二五”贫困村100kw光伏电站全覆盖,每个村至少有一个100亩的产业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变身为景美、民富、产业兴的美丽乡村。

联 合 发 展

   大桥镇通过“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发展产业,注入产业发展资金352万元,形成规模产业基地29个,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12户建档立卡户参与产业项目。


   深化产业合作 ,携手共奔小康。各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形成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扶贫布局。五年来,共计发放产业直补821万元。

项目赢民心

夯实基础补短板


大项目营造大环境

   2016年以来,全镇累计实施脱贫攻坚项目207个,财政扶贫资金1847万元。实施了大古公路、西塘桥、西尹公路、赤江中桥等项目,所有“十三五”贫困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保证大桥至古市(大桥段)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大桥镇实行“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材料由镇政府统一采购,同时派人现场监督。

   按照宜居宜游、安居乐业的理念,全镇精准实施脱贫攻坚村庄整治项目243个,争取财政资金5002余万元,建设新村点137个,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山口村张坊自然村和大桥村湾里自然村总投资1200万元,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人文资源、古色建筑、特色产业,高标准打造秀美乡村点,成为游客打卡地。

大工程服务大民

   大桥镇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饮水一直困扰着集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从2019年7月起,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沟通,成功引进润泉供水有限公司,接管大桥镇集镇自来水厂,群众买水喝已成为历史!

   管道辐射范围扩散到了周边七个村和一个集镇居委会,共四千多户两万多居民受益。

大走访凝聚大力量

   扎实推进“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等一系列扶贫扶志感恩行动,营造“扶贫不扶懒”的社会氛围。大桥镇界源村村民樊南星为向“渐冻症”妻子证明自己是压不垮的男子汉,先后流转土地22亩,全部栽起了桑树,同时养鸡、养羊,如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开启新生活

易地搬迁“挪穷窝”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沙湾、山口、黄洋坪等边远山区,实施的易地搬迁工程,五年来,全镇共安置贫困户146户613人,同步搬迁48户222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搬 得 出

   2016年以来,大桥镇先后完善沙湾中心村二期、画桥、西尹、山口中心村、墨田枫树坪中心村5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虽然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熟悉环境,但中心村一栋栋漂亮整洁的楼房,温馨宜居的居住环境,真正让他们安下了心、扎下了根,生产生活大变样。

稳 得 住

   科学合理的选址,安置点配套扶贫车间、幼儿园、菜园等生产生活设施,解决群众搬迁入住后的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

能 致 富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大桥镇建立了“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扶持发展了服装纺织、玩具制造、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新增了就业渠道,帮助村民拓宽致富路。

   技术工已经达到了3000多元以上,在这边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跟贫困户的脱贫。

   大桥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在攻坚中促进振兴,在振兴中巩固成果,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作者:修水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