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花不仅待人热情大方,而且还是个好婆婆。两个儿媳都是外地人,牧花总是把儿媳当自己的亲闺女,关系特别好,在我们这里传为佳话。”邻居晏梅群说。
2月21日,记者走进周牧花家,只见她正牵着一个小男孩在玩耍。“我家两个媳妇都是外地人,我们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婆婆也是妈,儿媳也是亲闺女,只要大家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就没有相处不好的。”周牧花笑着说。
今年66岁的周牧花,出生在白岭镇邓家咀村,21岁嫁到清水桥村。如今是三代同堂的14口之家。“这个家多亏了我妈,我们小的时候,妈妈不仅要干农活,还得照顾好我们姐弟三个。如今我们长大了,她还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周牧花的小儿子胡望齐红着眼眶说,“妈妈是个善良、淳朴的人,一直默默地为我们付出。”
周牧花育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媳曹金英,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2016年嫁给大儿子,生有一儿一女,现居住在清远市。小儿媳霍训会,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人,2009年结婚,生有一儿一女,现在县四中教书。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媳妇刚刚嫁到我们家时,我就和丈夫商量,要让她们尽快融入这个家。我们要把她们当亲闺女一样。”周牧花说。
自从两个儿媳进门第一天起,周牧花处处考虑到她们的感受。小儿子结婚得比较早,小儿媳霍训会先后在溪口中学、县五中和四中教书,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工作,她全力做好家庭后勤工作,把孙子、孙女照顾好。孩子们在哪上班,她就跟着在他们身边带孩子,让儿子、儿媳下班回家有口热饭吃。“平日里,我们上班比较忙,孩子都是我婆婆一手带大。她不仅把孩子带好,而且对我也关爱有加,总是让我们安心工作,孩子尽管放心交给她。”霍训会说。霍训会生孩子坐月子期间,都是周牧花细心照顾。那时,霍训会的卧室在二楼,周牧花每天做好饭菜端上楼,送到儿媳床边。“她们之间关系融洽,胜似母女,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邻居晏细玲说。
大儿媳曹金英每年都会在修水生活1至2个月。每次来修水,周牧花总是忙里忙外,想方设法给她弄好吃的。曹金英的女儿今年4岁,儿子2岁,周牧花对他们更是疼爱有加。她总说:“大儿媳在我们身边生活的时间少,每次回家住的时间不长,但她常说感到特别幸福,我们之间也无话不说。”
周牧花说:“只要什么事都站在媳妇的角度去考虑,多帮忙、少添乱,让她们安心工作,家庭就没有什么矛盾。”
多年来,周牧花从未和儿媳们吵过嘴、红过脸。她和丈夫常常教导两个儿子:“媳妇是你最亲的人,要不是缘分也不会嫁到我们家来,你们要照顾好她们。尤其是外地媳妇,离娘家远,我们就是她最亲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加疼爱她们,让她们的家人放心。”有时候儿子和儿媳闹矛盾,周牧花总是从儿子身上找问题,让儿子包容、理解妻子。“我婆婆待我们比亲闺女还亲,我嫁到白岭这些年,婆婆是一个善良淳朴、热情诚恳的人。我很幸运能成为她的儿媳。”大儿媳曹金英说。
“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互相体谅才能相互信赖。儿子、儿媳对我和丈夫很孝顺,逢年过节或是我们的生日,她们都会给我们发红包或是买新衣,我们不要她们都不愿意,孩子们的孝心让我觉得很幸福。”周牧花满面笑容地说道。
编辑:罗余余 责编:金三红 监制:徐 可
文章发布:修水县融媒体中心《爱上修水》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