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他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受到社区、街坊邻里一致称赞。义宁镇西摆社区居民张仁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婚姻的本义——
4月6日下午,记者和西摆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张仁泉家中采访时,只见他正坐在妻子的床头聊着天。“他把老伴照顾得这么好,真是难得,这么多年了,他俩的感情都很好。”邻居洪萍萍说。
张仁泉今年79岁,原是江苏扬州人,1960年因知青下放到武宁县柘林水库工作,1961年调至我县,先后在四都茶场、漫江茶场、修水宁红集团工作。“1963年结婚后,不管我调到哪,她都跟着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张仁泉说,“她在工作上非常勤奋,不怕吃苦,经常被评为‘先进个人’,后来在1986年因病提前退休。”提起妻子生病的过程,张仁泉记忆犹新。从2010年开始,妻子因帕金森综合征、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而行走困难,加上后来不慎摔倒造成脑震荡,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家人带她辗转到杭州、扬州、南昌等地求医,她现在只能卧床休养,靠药物治疗维持。
从此,张仁泉开始日日夜夜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他从原本居住的西茗坑村四楼房间搬出来,租住到县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旁的一楼房屋,既方便了进出,也因女儿住在附近方便搭把手一起照应。张仁泉说,自己每天6点多就起床,早上的工作是搀扶妻子起来大小便,帮她穿衣服,准备早餐,喂她吃饭,外出买菜。他每天都会问妻子:“今天想吃什么?”然后,依照妻子的喜好,每天准时准点做好清淡可口的三菜一汤。尽管两人的生活来源是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和儿女的贴补,但他不想因此而降低对饭菜的要求。
为了预防妻子因长期卧床而生褥疮,他每隔两小时帮她翻一次身,白天经常要扶她起来大小便,晚上也要起来四五趟。照顾妻子的这些年来,他几乎没有睡过整觉,但他依然温和、有耐心,从无怨言。若是天气好,他会用轮椅推着她出去转转,从马家洲公园到澄江花园、五杰广场、步行街,他总是缓缓地推着她,边走边说着话。他还将门口原本的阶梯改成平缓的坡道,方便以后能常常推着爱人出去散散心。他笑着说:“轮椅都用坏两把了,但是只要她开心,我就经常推着她出去玩,多带她出去看看。”张仁泉的女儿张义萍说:“我妈是个性格开朗的人,热情好客,在单位和邻里间都是人缘不错的。在她生病的这些日子里,我爸尽量带她出去看看,她很高兴。她需要我爸的照顾,我爸也乐意照顾她,两个人脾气都很好,从没吵过架。”
光阴流转,张仁泉对妻子的悉心照料已达10年之久,3000多个日夜的用爱坚守、用心陪伴,令大家都称赞不已。“他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妻子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是我们传播好家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好榜样。同时,他还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平时他经常看新闻,关注时事政策,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西摆社区党支部书记邱雯娜说。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照顾她是应该的。儿女各自成家和工作了,肩上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子,请人服侍也很难,所以我还是决定自己来照顾。”张仁泉说,“我会一直陪在她身边,照顾着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余定)
编辑:罗余余 责编:金三红 监制:徐 可
文章发布:修水县融媒体中心《爱上修水》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