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就能轻松赚钱工资日结秒到账宝妈、学生党、家庭主妇有手机就能做动动手指就能赚钱?警方提醒:小心诈骗陷阱!近日,修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联合马坳所成功破获一起网络刷单诈骗案。
尝试刷单,尝到甜头
2021年6月19日,修水县公安局接到李某报警,称其通过网上找到的兼职刷单做任务被诈骗了。民警经了解后得知:宝妈李某因在家带小孩闲着无事,想在网上找份兼职来贴补家用,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刷单赚佣金的小广告后,便通过分享的二维码扫描进入一个专门派发兼职任务的微信群。李某根据群内提示下载好相关软件后,对方开始派发抢单任务。李某开始尝试刷了几单,佣金都顺利返还,并能成功提现。
加大投入,发觉被骗
尝到甜头后,李某为了提高抢单数量赚取更多回报,便加大了本金投入。当做任务累计金额达到8万元时,李某发现佣金无法提现后联系“客服”,“客服”称其因抢单任务未达到标,需要继续抢单完成任务,金额达到13万元才能提现。信以为真的李某便接着抢单做任务。
当累计金额达到对方所要求的标准,李某前去提现却发现还是无法提现。李某再次联系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因提现金额过大,需要其再次充值38888元提升会员等级才能提现”。此时,李某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便到修水县公安局报案。
明知是诈骗仍以身试法
接到报案后,修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警力展开调查。民警通过对被骗资金流向的分析,发现李某支付的部分钱款转入到修水籍张某的账户。办案民警进一步展开调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的信息后,于7月1日成功在县城将其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对自己参与网络刷单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张某交代:2021年5月中旬,其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转发广告的招聘信息,称只要转发、推广他们的广告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抖音等社交软件,并截图佐证,便可获得佣金。张某随后通过招聘信息上的联系方式和老板取得联系,顺利通过“面试”。之后,张某便按照“老板”的要求进行推广,并将推广的截图发给“老板”,转发一条广告可获利10元。在高额获利的诱惑下,张某明知该广告是诈骗广告,仍继续推广转发,仅仅1个多月,获利高达3.6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刷单”是违法行为!
在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刷单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通俗的理解:“刷单犯法,最高罚200万”
什么是刷单诈骗?
网络刷单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的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冻结问题等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的网络诈骗。
骗局套路揭秘
1分析潜在对象,广泛撒网
网络刷单诈骗犯罪的被害人以学生、无业或低收入群体为主,他们大多收入较低而时间充裕。骗子会在这类群体喜欢用的聊天、交友APP,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兼职刷单的信息,或者以加好友、套近乎来博取信任,为后续骗取被害人钱财铺路。
2分享赚钱渠道,引你上钩
骗子会分享刷单APP或是刷单福利群给被害人,当被害人看到其他“群友”分享的“刷单”经验,看到他们都能获得一定收益时就很难不心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群中,这种手法屡试不爽。
3伪造交易数据,骗你继续投钱
“刷单”骗术的一贯套路就是:首先要求被害人转几十元、到后来就变成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一开始可能还会有小额的返利,但当被害人吃到甜头之后,转账金额不断上升,当到达一定数额,系统就会锁定不让被害人提现,而实际上,被害人的钱在后台早已被转走了。
4最后压榨,转移资金
当发现无法提现时,对面的“客服”会告诉你:你的账户存在异常,已被冻结,需要再充值一笔钱才能解冻。这个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那对方在拿到钱之后就会立马切断与你的联系,并且转移走你的资金。
编辑:卢瑞鹏
责编:金三红
监制:徐 可
发布平台:修水县融媒体中心《爱上修水》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