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现在住在哪里?”“几号回的溪口,做核酸了吗?”……今年51岁的张小军是溪口镇卫健办主任,在卫健岗位已经工作17余年。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便负责溪口镇疫情防控的业务工作,每天接打上百通电话,成为一名抗疫一线的“话务员”。
“上级部门会不定时下发数据,各村也会上报返乡人员情况,每天24小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第一时间开展人员信息核查,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经常一做就是一整天。”张小军说。
在一次休假期间,张小军兑现对女儿许诺已久的承诺,正陪伴女儿出游的他,突然接到上级反馈的名单,便立马带女儿返回了酒店,两人立即对着密密麻麻的名单开始一个个电话询问,等全部打完时,已经到了深夜一两点。本该是陪伴家人的时光,却又一次因工作失言了。
11月18日,疫情冲锋号再次吹响后,张小军根据上级反馈数据,第一时间向各村负责人核实人员信息,摸排有风险地区旅居使人员。在突发疫的48小时内未合眼,排查200多条流调信息。“多打一个电话,就多核实一项信息;多一份叮嘱,就多一分安全保障。”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张小军的声音有点沙哑。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张小军坚守岗位、毫无怨言、竭尽全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守护着一辆车、一条路、一群人,守护着溪口这个小镇的万家灯火。像张小军这样在在基层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以平凡铸就伟大,用点点微光凝聚成战“疫”的强大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编辑:李飞燕 审核:黄弈伦)
供稿:溪口镇人民政府
责编:郭诚芝
初审:金三红
终审:徐 可
发布平台:修水县融媒体中心《爱上修水》客户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