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大地上长长的行走之书。它深映在中国的文明史上,以独特的脾性气质烙刻于世人心中。
——笔者记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长江、黄河,一南一北,盘桓在中国广袤的疆土上。
我们一眼便能辨识长江,远古生活在长江岸边的先民是这样,今天的人们依然是这样。这不是我们目光锐利的缘故,而是长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面庞。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穿过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劈开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奔腾的江水一出三峡,便一泻千里,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驰骋奔流,最后注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辽阔的长江流域有我国最丰富的资源、最富饶的沃土,几亿人口在她的怀抱里生息成长。
致敬伟大的母亲河——长江。
《长江源》(二)
第二天,外面还是黑漆漆的,尼玛潘多就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和她阿爸、阿哥在楼下的大厅等我。我一看时间,已经七点。
第三天,“阿爸绘了一张图,咱们的行程,从布达拉宫开始。”尼玛潘多说。
第四天,布达拉宫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也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大昭寺、哲蚌寺、南迦巴瓦雪山、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些地方都是值得去的。”尼玛潘多的阿爸接着话说。
“先去沱沱河吧!”我说。
尼玛潘多知道我此次出行的意图,和她阿爸阿哥商量了一会儿,然后说:“今天先去布达拉宫吧!去沱沱河,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够。”
这天,我们在下午就回到了拉萨市区。尼玛潘多的阿爸说,在出发前得做足准备,所以让我先回酒店休息,他还得去准备一些东西。
按照我的意愿,我们准备第二天早晨去青藏高原。去的第一站是沱沱河,从拉萨到沱沱河约 800 千米。这是一次漫长的跋涉,仅路上就用了 15 个小时,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12 点钟才到。尼玛潘多和她阿哥都没有到过沱沱河,可他们到过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尼玛潘多的阿爸已是第七次上高原了。
暖季的开始,相对气候温润,植被也较好。每当看到一丛丛新绿萌发,不仅感觉到心的悸动,还有旺盛分泌的唾液。
中午歇息的时候,奇迹般地发现农家院子里萌发的竟然是苜蓿芽。哈,很好吃呀。那些不知名的野菜,苦苦菜、弯弯菜和茴茴菜,也成了美味。
抵达沱沱河小镇时已经是深夜。“哇,天这么近啊!”尼玛潘多的脸色有些惨白,可还是高兴地跳了起来,此刻她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沱沱河小镇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集镇。小镇周围是广阔的牧区,全镇常住人口只有 1000 多,镇子虽然不大,但是设施齐全,商业繁华。镇上有沱沱河火车站,附近是长江源村,有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大桥上还有驻守的士兵,他们是青藏高原的守护者!
我感觉头痛得厉害,风吹在额头上晕乎乎的。蹲在地上歇了一会儿,站起来,发现肚子翻江倒海地疼。
我自带了一些药,吃下去两片,好一会儿才感觉好了些。
尼玛潘多事先预订好了食宿。“畔野奢小院,在那儿。”
我们总共订了三间房,尼玛潘多的阿爸和阿哥一间,我和尼玛潘多各一间。
虽然整个人都很疲惫,有很多的不适应,可心里还是充满好奇和快乐。
尤其是高原上见着一个不大的火车站感觉特别地神奇。
在没到过沱沱河之前,我仅仅在课本上认识过它,感觉是那么神秘,那么遥远,我以为,我永远也到达不了这天之尽头的沱沱河。现在,沱沱河就在眼前,就在脚下,有一种隔世童话般的虚幻,让我难以置信。
“高原的夜真静啊!”尼玛潘多说。
那个夜晚,我和尼玛潘多说了很多话。她阿爸、阿哥在旁边听着,特别安静,很少插话。
责编:周 保
审核:金三红
监制:罗正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