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连载丨《和平长江》(节选)之二十三:《高原上》(三)

长江,是中国大地上长长的行走之书。它深映在中国的文明史上,以独特的脾性气质烙刻于世人心中。

——笔者记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长江、黄河,一南一北,盘桓在中国广袤的疆土上。

我们一眼便能辨识长江,远古生活在长江岸边的先民是这样,今天的人们依然是这样。这不是我们目光锐利的缘故,而是长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面庞。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穿过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劈开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奔腾的江水一出三峡,便一泻千里,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驰骋奔流,最后注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辽阔的长江流域有我国最丰富的资源、最富饶的沃土,几亿人口在她的怀抱里生息成长。

致敬伟大的母亲河——长江。

《高原上》(三)

在高原,我时常会见到一种无垠的白。似乎山体到处是白色的,一开始我以为那就是高原的雪山。当走近山体时,我忽然明白,我所见到的山体白色,不完全是雪山,还有一部分是灰色的石灰岩和深褐色的火山岩。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内部草地几乎没有放牧活动干扰,特殊的岩石地貌又将降水蓄积到峡谷内部,更有利于牧草的发育,因而能为食草动物提供足够的食物。此外沟壑纵横的峡谷内植被类型丰富,草原、草甸、谷坡灌丛,满足了不同动物的食物需求。黄昏之后,这块稀缺的生态之地,便成为狼、赤狐、藏狐、雪豹等肉食动物的乐园。

远远地看见,裸露的陡峭岩石上岩羊们在上面跳来跳去。

从高处俯瞰,峡谷内的草地、近处的河道、远处的河滩尽收眼底。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却是岩羊理想的栖息地。不得不承认,地球上任何一块土地,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存在,可能都是为了生命能够安身。

可可西里是青海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片高原极地。

由于高寒、干冷、强风、昼夜温差大和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的生态环境,植被稀疏、矮小、类型简单,紫花针茅型、垫状驼绒藜型、垫状蒿草型、羽状针茅型与西藏亚菊型等植物顽强地生长在这里。可可西里有高等植物102 属、202 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 84 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些植物是怎样在这里生存的。为适应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它们无不具有抗低温耐干旱的极强生命力,叶面收缩成刺,植株矮小,丛生,近似莲座状或垫状,在最柔弱的形态中展现着难以言说的生存艰难,以及艰难中的平和、愉悦。

在江南,一般是过完冬天,第二年春天,也就是二三月间,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而在可可西里,冬天过后,得等到六月至九月万物才会复苏。

唐古拉点地梅是适应高海拔流石坡环境的佼佼者。唐古拉点地梅的植株就像是平摊在地表上的一块垫子,垫子表面由无数致密的莲座状叶丛拼合在一起,其间还有茸毛填充,密不透风。若不在花季,单从外表很难看出这是一种植物,反而更像是海里的珊瑚或海绵。如果用手去拍一拍,垫子的感觉并不柔软,而是如冻土一样坚实。由垫状植物的独特构造而创造出来的小环境,为其自身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所以在垫状植物周边经常能看到其他茁壮生长的植物,有些植物更是直接扎根在垫状植物之中。

长江的源头是干旱的,长江似乎对这一大片造就自己的源区,稍显疏忽,这也许就是命运中的一种安排。对于可可西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是不会缺水的,这一切似乎又早已做好了合理的安排。

应该说,垫状植物在高原环境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荒野在未来的岁月里,是家园的代名词。可可西里的高寒、荒漠、冷寂,从某种意义上,正是为着长江源头的宁静和安全严阵以待。

辽阔无垠的可可西里从来就不是死寂之地。这里动物种群的繁多,生命能力的旺盛,实际上远远超过了人类聚居的喧喧嚷嚷的世界。

可可西里地势高亢,雪线以上有零星冰川分布,在青海与新疆交界处的山峰上汇集了众多冰川,成为这一地区河流与湖泊水源的重要补给来源。这里有大大小小 50 条河流,以湖盆为中心,呈辐聚式向心水系。主要河流有曾松曲、库赛河、等马河、跑牛河、陷车河、天水河、还东河、流沙河等。它们流量小、流程短,属季节性河流,最终全部汇入湖泊。

万里长江是大河流,十里百里的小河也是河流,当长江浩浩东去时,可可西里的河流却以湖泊为宿命,这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能奔向大海,伟大和渺小有时缘于使命,有时限以方式,有时得以时机。人何尝又不是这样呢?生活表面上看不出痕迹,可背地里却是受到各种东西的影响,最终影响毕生的路。

在可可西里,密集的高原湖泊既是当地人精神生活的寄托,也是长江的水源,更隐匿珍奇的动植物种。身处这样的原始,但又天赐富足的山川间,我们重新陷入思索:自然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可可西里的冰峰雪山、河湖广布、草原荒野的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了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土。它们的野性、它们对自由自在的酷爱、它们喜欢阔大苍茫的习性,使它们得以在这广阔的高原上悠然自得。这里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茂盛的草原,因为日照长、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牧草虽然稀疏却富含营养。它们从来不积累财富,吃饱了就走,走到哪里都有吃的。一岁一枯荣,不必为来年担心,灿烂的阳光与低温寒冷,成功地抑制了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降低了野生动物的发病率。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它们提供了各种天然的避难场所、安居之地。当严重的风灾、雪灾来临,可可西里高原上就找不见它们的影子了。它们躲在避风处,在断陷盆地的洞穴中,等待着灾难的过去。

当你驱车草原时,黄羊会好奇地歪着脑袋看着,它一定觉得陌生、新奇。

当你企图接近时,它们马上意识到你是一种威胁,对生命的威胁,便撒腿飞奔,几十只、几百只的黄羊飞速散开,这个时候可可西里的动物世界里便传播着一个消息:人来了。


责编:周    保

审核:金三红

监制:罗正兵

(作者:徐春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